春天来临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了特别任务,每个同学都要照顾五只蚕宝宝。当我从老师手里接过那个扎着小孔的纸盒时,手心里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蚕宝宝像米粒般大小,在桑叶上缓缓蠕动着。我用毛笔轻轻把它们扫到新铺的叶子上,突然有只蚕翻了个跟头,吓得我差点打翻盒子。妈妈笑着帮我扶稳纸盒说:”它们比你想象中坚强多了”。
每天清晨我都会踮着脚摘最新鲜的嫩桑叶,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蚕宝宝们似乎认得我的脚步声,每次掀开盒盖时,它们都会昂起小脑袋左右摇晃。爸爸教我做了观察日记本,我用彩色铅笔记录下它们每天的变化。
第三周发生了意外。最小的那只蚕突然不动了,身体变得透明发亮。我红着眼眶去找自然老师,才知道这是要结茧的前兆。果然第二天,金黄色的蚕茧像小灯笼一样挂在盒角,透过阳光能看到里面忙碌的身影。
当第一只飞蛾破茧而出时,全班同学都围在我的课桌旁。浅灰色的翅膀轻轻颤动,绒毛在阳光下泛起银辉。我们屏住呼吸看着它产下芝麻大小的卵,那些卵最后变成了二十多只新生命。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每个生命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就像蚕宝宝要经历四次蜕皮才能吐丝,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像照顾蚕宝宝那样认真对待每件小事。
现在那个装过蚕茧的纸盒还放在我的书架上,里面垫着它们最后一次蜕下的旧衣。每次看到这些半透明的蚕蜕,就会想起那些充满期待的清晨,还有生命带来的惊喜与感动。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