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暑假的早晨,爸爸推着一辆天蓝色的自行车回家,车把上还系着红丝带。我像小兔子一样蹦到门口,手指轻轻摸着凉凉的车铃铛,心里像揣着扑棱翅膀的鸽子。

爸爸扶着后座让我跨上车,我的脚尖刚碰到地面,车龙头就歪歪扭扭画起蛇形。暖烘烘的太阳照在后背上,很快我的刘海就粘在额头上,手心里全是汗。忽然车轮压到小石子,我和车子一起摔进路边的草丛,膝盖火辣辣地疼。

妈妈跑过来帮我拍掉身上的草屑,爸爸却笑

Read More

我家楼下有个小小的花园,每年春天都会变成彩色的世界。三月的风轻轻吹过时,我总爱蹲在墙角看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它们像刚睡醒的娃娃,头顶还沾着亮晶晶的露珠。

那天下午
我照例在花园里数着新开的海棠花,忽然发现砖缝中有团黑点在移动。掀开半片落叶,原来是一队蚂蚁正搬运着米粒大小的花瓣,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就像体育课上练习齐步走的我们。

我跟着蚂蚁队伍走到围墙边,看见砖块

Read More

我的书包是爷爷去年送我的生日礼物,深蓝色的表面绣着会发光的星星图案。每天清晨当我拉开拉链时,总能听见细细的声音在说:”语文书在第二层,数学作业本在侧兜。”

这个会说话的书包藏着许多秘密。上周三的美术课上,我明明把水彩笔放进了书包,下午打开却变成了24色马克笔。昨天收作业时,书包突然发出警报:”作文本正在和英语练习册打架!”吓得我赶紧把皱巴巴的本子抚平。

最神奇的是上周五的数学课,老师让做随堂

Read More

晨光中的读书声
每天清晨走进校门时,总能看到值日生拿着扫把在梧桐树下扫地。金黄色的落叶像小蝴蝶在空中飞舞,我和同学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走过石板路,早读课的读书声从教室里飘出来,和枝头麻雀的叽喳声混成好听的交响乐。

课堂上的新发现
上周的自然课上,李老师让我们观察绿豆发芽。我把湿棉花铺在玻璃瓶底,看着小绿豆慢慢撑开绿衣裳。第三天清晨,白色的小芽像害羞的小姑娘探出头来,我举着瓶

Read More

每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我和小伙伴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扑棱着翅膀飞向教学楼后面的小花园。这里藏着我们四年级三班最大的秘密——被紫藤花覆盖的石头长椅,就是我们最爱的”魔法城堡”。

记得去年秋天,我在打扫包干区时偶然发现了这个角落。层层叠叠的紫藤叶子织成天然的屋顶,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会在长椅上画出会跳舞的光斑。最神奇的是墙角那块凸起的青砖,轻轻敲三下就会发出空心的咚咚声,仿佛在回应我们的暗号。

Read More

早晨的校园充满活力
每天早晨走进校门时总会看见值周生整齐地站在道路两旁他们胸前的红领巾像跳动的火苗我和好朋友小美背着书包往教室跑经过操场时看见几个男生在踢足球他们的笑声在晨光里特别清脆

课间十分钟的欢乐
下课铃刚响起我们就抱着跳绳往操场冲最近我们班流行玩老鹰捉小鸡小明当老鹰时总是故意做鬼脸把当母鸡的班长逗得直不起腰有时候我们会分享带来的水果红彤彤的苹果切成八瓣大家分着吃

Read More

暑假的第一天,爸爸说要带我去学游泳。我抱着印有小黄鸭的泳圈站在泳池边,水面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银光,像是撒了一把星星。妈妈蹲下来帮我整理泳帽时,我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水波里晃啊晃的,就像随时会被打散的积木。

教练是个扎马尾的阿姨,她先让我抓着浮板练习蹬腿。我的脚丫刚碰到冰凉的水面就缩了回来,惹得旁边几个小朋友咯咯直笑。爸爸突然从背后把我举起来,还没等我尖叫出声,就稳稳地把我放进了浅水区。

Read More

在我们学校操场东侧,挺立着三棵高大的樱花树。每当春天来临,粉白色的花朵就像云朵落在了树枝上,把整个校园装扮成童话里的仙境。

三月的晨读时间总能看到奇妙的变化。上周还是光秃秃的枝条,这周突然冒出许多嫩绿色的小芽苞。我和同桌小雨打赌,看谁能最先发现第一朵绽放的花。那天课间操时,我突然看见向阳的枝头有五个小花瓣正羞答答地展开,连忙举着记录本跑去找科学老师确认。

樱花盛开的日子,整个四年级都会开展自然

Read More

放学铃声刚响过,我就跟着爷爷往村西头的荷塘跑。书包在背上一颠一颠的,凉鞋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就像在给知了的合唱打节拍。

远远就看见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水面,粉白的荷花像小仙女似的从绿叶间探出头来。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阳光一照,像撒了满塘的珍珠。爷爷从竹篓里掏出两个莲蓬,剥开青壳露出雪白的莲子,清甜的味道立刻在嘴里化开。

我蹲在木栈道边观察水里的

Read More

今年暑假是我过得最特别的假期,爸爸妈妈送我到乡下奶奶家住了一个月。每天清晨都能听见公鸡打鸣,傍晚还有萤火虫在草丛里跳舞,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和小伙伴们的探险。

发现秘密基地
那天中午太阳特别大,我和堂哥蹲在树荫下玩弹珠。突然看见隔壁小胖挥着竹竿跑过来:”后山有个没人住的破房子!”我们三个立刻抓起水壶往山上跑,凉鞋踩在石子路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

穿过一片玉米地时,堂哥突然停住脚步。顺着他的手指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