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晨风裹着泥土的芬芳钻进教室时,王老师说要带我们去参加植树活动。我的书包里装着崭新的洒水壶,手心里还留着美术课画的嫩芽贴纸痕迹,整个上午都在期待下午的特别任务。
教学区东侧的空地上堆着二十多株小树苗,叶片像刚拆封的蜡笔那样鲜亮。我和同桌小林分到一株桂花树苗,它的根部裹着湿润的苔藓,枝干比我的铅笔盒还要细。我们按照劳动课教的步骤,先挖出半米深的土坑,把树根小心地放进去时,能闻到淡淡的青草香。
隔壁组的男生们正为谁扶树苗争得面红耳赤,我们组的女生已经配合着填土。小美突然指着树根喊:”快看!有只西瓜虫在搬家!”果然有五六只圆滚滚的小虫正从我们铲起的土块里往外爬,大家立刻停下手里的活,蹲在地上观察这些意外访客。
浇完定根水已是夕阳西下,每个人都在树苗上挂了手写名牌。我的卡片画着彩虹和云朵,特意用防水蜡笔描了边框。从那天起,每天晨跑经过小树林时,总能看到值日生拎着蓝色水桶穿梭在树苗间,有时还会蹲下来数新长出的叶片。
两周后的课间,班长举着卷尺在公告栏贴出测量数据。我们组的桂花树长了三厘米,枝桠间钻出芝麻大的花苞。科学老师说这些花苞要到九月才会绽放,但每天午休总有三五成群的同学带着笔记本去记录变化,有人在观察日记里写道:”小树在长大,我们也是。”
清明时节的细雨让树苗又蹿高了一截,原先光秃秃的枝条现在能遮挡住半个身影。上周五的大风刮倒了三株树苗,第二天清早却看见高年级同学在重新固定支架。劳动委员把这件事写进周记,校长在升旗仪式上表扬这是”最生动的成长教育课”。
现在每次经过那片日渐茂密的小树林,我都会想起填土时沾在鞋帮上的泥点,想起和同学们争论该浇多少水的情景。那些被我们小心呵护的树苗正在阳光下舒展枝叶,就像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每天都在书写新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