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穿过教室窗户时,我就知道期待已久的暑假要来了。妈妈常说城里的孩子应该多接触自然,今年我终于说服她让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山林探秘营”,和小伙伴们一起探索学校后山那片神秘的树林。
记得第一次走进后山那天,阳光像碎金子似的从树叶间隙洒下来。我和同组的小雨、阿杰背着装满零食的书包,拿着老师发的指南针,沿着青苔斑驳的石阶往上走。忽然,阿杰指着斜坡处几块叠在一起的石头喊:”快看!这里好像有人来过!”
三颗小脑袋凑近观察,发现石缝里卡着半截褪色的红丝带。小雨踮脚取下丝带时,我们意外发现被藤蔓遮掩的山洞入口,洞口仅够我们猫着腰钻进去。
接下来的十天,这个天然洞穴成了我们的秘密基地。每天清晨带着水壶和笔记本进山,傍晚沾着草叶和泥土回家。我们用树枝搭起简易帐篷,在石壁上贴满手绘地图,最骄傲的是用废弃木板做了个”自然观察站”。
- 第七天记录到三只松鼠搬运松果
- 第九天发现会发光的萤火虫幼虫
- 第十二天遇到迷路的刺猬宝宝
张老师教我们制作植物标本那天,我特意选了洞口的蕨类。当看到标本纸吸走叶脉里的水分,突然明白探险不只是寻找新奇,更是学会观察和记录。就像小雨发现不同时段山洞的光影变化,阿杰研究出用野莓汁写不会褪色的笔记。
开学前夜,我们把秘密基地恢复成原样。但那些沾着露水的清晨、此起彼伏的惊呼声、还有共享最后一块饼干时的笑声,都变成了笔记本里压得平平的叶子标本。现在经过后山时,总会对着那片树林会心一笑,因为那里藏着属于我们的夏日密码。
.highlight {background:#f0f9eb;padding:15px;margin:10px 0}
.conclusion {border-left:3px solid #8ecf8e;padding-left:20px}
ul {list-style-type:”🌿”;line-height:1.8}
strong {color:#2b7c6e}
关于作者